科研平台
联系我们
  • 地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 邮编

    210014

  • 电话

    025-84390345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作者:综合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南方)隶属资源循环利用学科群,依托单位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50号。实验室于2018年获批立项,2019年启动建设,2020年顺利通过验收。总面积为3100㎡,仪器设备总值达2600万元以上,其中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1537万元,购买25台(套)仪器设备,配套设施齐备,集中分布在畜牧所和农产品产地环境与安全实验楼,实验条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十三五以来,实验室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立足南方水网地区集约化程度高、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敏感的区域特色,围绕种养结合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解决种养系统碳氮转化利用效率低、农田利用风险大难题、集约化养殖与土地资源紧缺带来的量大高负荷污水农田就近消纳、种养系统废弃物利用经济效益低带来的种养循环不畅三个方向的研究,以解决产业科技需求为牵引,以重大产出为目标,推动南方种养循环产业和科研发展。

实验室实行院领导下、学术委员会指导的主任负责制。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学术委员11名。现实验室主任为叶小梅研究员,学委会主任为沈其荣院士。有固定人员49名,其中高级职称31名,正高级职称11名,45岁以下人员占82%,获博士学位的占67%,已形成以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青年科学工作者为骨干、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有机结合的科研团队,研究领域包含生态健康养殖和种植、农业生态、农业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新型材料研究等。设专职管理人员1名,以保证实验室正常运作和仪器设备高效共享使用。

十三五以来,实验室科研成果显著,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21项,合同经费近5000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国家课题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在奖项方面,获得国家、省部级成果奖8项,其中“畜禽粪便污染监测核算方法和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单位);“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核算方法和处理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第2完成单位)、“农作物秸秆区域全量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主持单位)、“奶牛抗乳房炎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第2完成单位)、“养殖场沼液农田利用污染防控技术”(第2完成单位)分别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集成推广(第二完成单位)、家兔集约化高效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主持单位)分别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和二等奖,“我国家兔种质资源创新与高效利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2完成单位)。

十三五以来共发表研究论文89篇,其中TOP5期刊论文9篇,SCI论文和一级学报期刊论文19篇,出版著作1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制订地方标准7项。

实验室还重视成果的即研即推,签订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合同43项,总金额1065万元,其中“一种用于动物个体身份识别和/或肉产品溯源的条形码编制方法及其应用”转化金额350万元,“微生物发酵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转化金额140万元。“秸秆育秧基质盘技术”被列为江苏省技术推广总站重点推广技术,在全省12个示范点示范应用,举办省级观摩会2场,实现产业化转化。分别与泰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睢宁官山镇签约共建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实现了成果的即研即推。与卫岗乳业成立江苏优源奶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实现了技术研发与市场营运的直接联盟。成立“立华农业产业研究院”(立华牧业)、“单县青山羊产业研究院”(单县人民政府)并联合开展相关工作,促进实验室特色科研资源与地方特色产业的“双特”融合,拓展“太仓秸秆饲料化产业研究院”工作,与江苏波杜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反刍动物营养研发中心”,协力打造一个共享、共赢的反刍动物饲料营养试验示范基地。徐小波研究员2020年4月25日提出的“关于后非瘟时代促进生猪复产的几点建议”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实验室规章制度健全,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试剂耗材管理等方面,保证实验室正常运作和仪器设备高效共享使用。20万以下仪器设备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20万以上中大型仪器设备运行时长每周达20-30小时,仪器开放共享使用率高。